分类: 中文版

语义演变

语义演变语言的发展往往会导致词义的变化,在历史语言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 “语义演变”。语义演变的程度不尽相同,或是戏剧性的巨变,或是细微的改变。虽然这种语义演变可能会引起语义的混淆或误解,但仍被视为能够给语言发展和应用带来积极影响的重要环节。如今,企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富于创新性思维的市场营销活动,我们在确保所传达信息清晰明确的同时,也应准确理解人们对于词义的解读。

导致语义演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文化、其他语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预见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的结果,通常情况下词义会发生扩展。不过,有些词汇可能会趋于贬义化。比如,在 16 世纪,用 “bully” 称呼某人时,“bully” 表示 “darling”(宝贝)或 “sweetheart”(甜心),它被认为是由荷兰语 “boel” 发展而来的,在荷兰语中 “boel” 表示爱人或兄弟。然而,在 17 世纪,“bully” 的语义发生贬义化,它的意义由 “好人” 变为 “狂暴的人”,最终演变为最接近今天的意义 “欺凌弱者的人”。

与 “bully” 的语义演变趋势截然相反,“nice” 源自拉丁语 “nescius”(表无知的),在 14 世纪 “nice” 一词诞生之初的意义为 “愚蠢的”。此后,“nice” 便包含多种负面含义,比如 “荒淫的”、“奢侈浪费的”、“懦弱的” 等。直至中世纪 “nice” 开始具备 “羞怯”、“矜持” 的含义。进入 18 世纪,人们更乐于推崇高尚的品德,这也使得 “nice” 的语义朝着褒义的方向演变,“尊重别人”、“与人为善” 等弘扬美德的价值观被纳入 “nice” 的语义范围。直至今天,“nice” 的语义中仍保留了这部分积极的内容,并因此经常被用作 “pleasant” (令人愉快的) 的同义词。

某些词汇甚至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语言的流动性,体现了语言不断变化的特点。不过,语义的无规律性演变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词汇背后概念或意义的变化没有固定的规律或原则可循,社会发展才是最终的指挥棒。正如人类语言学家 Edward Sapir  所说:“我们知道,语言是最宏大最具包容性的艺术,这项庞大的佚名之作是人们世世代代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创造的。”

[dqr_code size="120" bgcolor="#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