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文版

最近,翻译圈和科大讯飞怼上了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AI)翻译的广泛讨论与关注。而此前一直顶着 “巨大光环” 的 AI 翻译,也由此被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据一位同传从业者 Bell Wang 在知乎上爆料,在 9 月 20 日举办的 2018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对现场人工同传进行了语音识别,然后再将译文投放到屏幕和直播中,而直播中投放语音合成的人声,却号称是智能翻译。

事件亲历者 Bell Wang 录下了现场翻译以及网络直播中的翻译画面。他写道,现场人工同传翻译的是”I can mine this data and put it in charts”,但讯飞识别成了”minus data” 和”put it in charge”,随后直播流中的 AI 同传毫不犹豫地按照错误识别的文本读了出来。如果真是 AI 翻译,那对比下源语言内容,minus 和 in charge 从何而来?

由此可见,科大讯飞所谓的智能翻译,并不是依靠机器翻译完成的,而是按照人工同传的语音转写然后读出来,而且是不管语义群分割的。这就是 Bell Wang 揭露的智能翻译的真相。

一石激起千层浪,翻译界纷纷谴责科大讯飞用人类翻译冒充 AI。而关于 “人工译员会不会被 AI 取代” 的话题也再一次成为议论的焦点,不过这一次,相信人们会通过此事对 AI 翻译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

那些看似神奇的 AI 翻译,其实却包含着我们人类译员的智慧结晶。比如,机器翻译的进步,主要归功于大规模平行语料库的可用性,而这些语料库以及一些高难度的术语库都是人工译员提前翻译的劳动成果。没有人工,哪来的智能?

虽说机器翻译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对于一些简单的翻译需求,机器翻译的质量明显提升,但是对于那些细腻、多元、充满人文特质的复杂沟通以及专业化翻译,比如同传,很显然机器和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到。因为这需要对翻译所涉及的领域有深刻的认知和洞察,还要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有时,即便人与人之间也可能会有误解,更不用说机器能否正确理解人类语言了。

尽管在达沃斯年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一些国际论坛上,智能同传翻译应用越来越多,但其效果却不尽人意,闹过不少令人费解的 “乌龙”。

因此,对于 AI 翻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人类译员和 AI 技术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要相辅相成。AI 翻译通过深度学习人类语言资源更加智能,而人类则会通过善加利用 AI 工具大大提高效率。

所以,不要因为机器翻译的进步,就吆喝着大家都别学外语;也不要因为人工智能翻译的失误,就否定其巨大的作用。长远来看,人工+AI,才是未来翻译的最优解。

作者:Shirley Guo, CSOFT  Copywriter

[dqr_code size="120" bgcolor="#fff"]